许多人认为,打鼾是“睡得香”的表现,甚至将其视为熟睡的标志。然而,持续性、响亮的打鼾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(OSA)的信号——一种被低估却危害巨大的睡眠障碍,若不及时干预,可能引发高血压、心脏病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。
打鼾背后的“窒息危机”
睡眠呼吸暂停的核心特征是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或通气不足。当呼吸道因肥胖、咽喉肌肉松弛、舌根后坠等原因狭窄或堵塞时,空气无法顺利通过,导致鼾声中断,随后出现短暂窒息(通常持续10秒以上)。此时,大脑会因缺氧被迫唤醒身体,恢复呼吸。这一过程可能每晚发生数十次甚至上百次,导致患者始终处于“浅睡眠-窒息-惊醒”的恶性循环中,看似睡了整夜,实则疲惫不堪。
隐形的健康威胁
长期睡眠呼吸暂停会引发多系统损害:
心血管系统:缺氧导致血压升高,增加冠心病、心律失常、中风风险;
代谢系统:引发胰岛素抵抗,加重糖尿病病情;
神经系统:白天嗜睡、记忆力下降、情绪暴躁,甚至增加交通事故风险;
性功能与生育:男性可能出现性欲减退,孕妇则可能影响胎儿发育。